每週一傍晚六點,我們 Podcast 見
第一季第一集,不免俗要來聊聊:為什麼想做這個節目?又想把節目帶向哪裡去?
一向厭惡自介的我,肯亞,和小華相識於 2012 年,那一年一起在廣告代理商裡忙得跟鬼一樣。我們雙雙離開後,依舊維持一年聚餐一次的頻率,直到 2019 年,一場從未想過的情緒低潮襲捲了小華的人生,我和 L 怎樣都聯絡不上他。
對,小華人間蒸發了。
他潛在憂鬱的海洋裡,浮浮沉沉近一年。當他準備好的時候,他好好地向我們坦白了那段時間的困難,而我也拋出了極少告訴別人的低潮與諮商經驗,進而讓我們的好朋友 L 更認識「諮商」一點點,甚至在需要求助時勇敢去嘗試。
你不是一個人!
透過如此真誠的分享,我們發現,當自己陷在情緒低潮時,真的會有一種「被全世界遺棄」的感受。作過一個仍然在不同的情緒中認識自己的覺察者,我們好希望可以告訴每一個正在低潮中、憂鬱中的人:你不孤單。
你以為自己很廢,所以低潮?
你以為只有自己這樣,別人都很正向?
你以為永遠都會這麼低潮,再也開心不起來了?
你以為沒有人懂你的難受?
你以為這樣的情緒起伏是錯的,是不應該的?
低潮不可恥,低潮很健康
低潮,是人生日常;療癒,也是日常人生。
或許成長的路上,生活的環境中,都在壓抑或漠視你的低潮,但那不代表你的低潮不該存在。學會和低潮共處,絕對是這個世代很重要的人生功課。要好好共處的第一步就是,承認它的存在。承認後,才有機會好好認識;接著才能接納,甚至同理。
情緒的高低潮,不是絕對值,是相對值
當有人拿他的高潮程度來要求你,或是拿他的高潮來批判你總在低潮中,請為自己設一道防線,因為只有你能決定自己的情緒,而不需要強迫調整。就好比,你會要求海浪的高潮要以你為標準嗎?
情緒是海浪,有高有低很正常,沒有對錯;
情緒是容器,裝載著你,是認識你這個人的重要關鍵,沒有好壞;
情緒是保護,讓你知道你對人事物的感覺。
請來聽聽小華、大容和我開始《嘿!我在》計畫的緣起與理想,
如果你有朋友正處在一個人的孤單中,也歡迎分享給他們,
因為,我們都在這裡陪你。
你還能在以下連結找到我們:
《嘿!我在》IG
《嘿!我在》Podcast
《嘿!我在》樹洞信箱